乙酸鈉又叫醋酸鈉,三水醋酸鈉。產品分為固體和液體兩種,固體乙酸鈉 C2H3NaO2含量≥58-60% ,外觀:白色透明結晶顆粒。無臭,稍有醋樣氣味。
液體乙酸鈉含量: 含量≥20%,25% ,30% 外觀:清澈透明液體。 感官:無刺激性異味, 水不溶物:≤0.006%。
乙酸鈉/醋酸鈉-產品介紹
乙酸鈉又叫醋酸鈉,三水醋酸鈉。產品分為固體和液體兩種,固體乙酸鈉 C2H3NaO2含量≥58-60% ,外觀:白色透明結晶顆粒。無臭,稍有醋樣氣味。非常易溶于水。吸濕性很強,1g約溶于2mL水中。結晶品相對密度1.45,在溫暖干燥的空氣中易風化。
液體乙酸鈉含量: 含量≥20%,25% ,30% 外觀:清澈透明液體。 感官:無刺激性異味, 水不溶物:≤0.006%。
三水乙酸鈉質量標準(工業級/出口級)
外 觀 | 白色結晶顆粒 |
含 量% | ≥58%-60% |
氯化物(以Gl2計) | ≤0.2% |
鐵(Fe) | ≤0.003% |
水不溶物 | ≤0.05% |
游離堿(以NaOH計) | ≤0.03% |
重金屬(%,以Pb計) ≤ | 0.0005 |
pH | 7-9 |
COD(ppm) | 43-48W |
用途: 水處理。作用: 碳源的補充用藥,降低總磷總氮
應用領域:醋酸鈉廣泛應用于化工、鋼鐵、冶金、洗煤、焦化、印染、制藥、煤化工等工業污水及城鎮污水廠。
使用方法:醋酸鈉投加量為30mg/L時,厭氧段釋磷,好氧段吸磷和缺氧段脫氮速率為最大,最優投加量請根據系統運行情況通過小試實驗確定更加穩定可靠。
包裝:內襯聚乙烯塑料袋,外套塑料編織袋,每袋25kg。
貯存與運輸:運輸和貯存注意事項:
1、防止受潮受熱。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
2、應與有毒物品隔離。應與易燃、可燃物,還原劑、酸類、堿類等分開存放。
3、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作為碳源的醋酸鈉-主要應用知識擴展:
醋酸鈉一般作為碳源的補充用藥使用。是近年來污水處理脫氮除磷系統反硝化工藝中一種新型的外加碳源添加劑。近年來水質標準越來越高 很多地方提標改造,對氮的去除,要求越來越高,許多污水廠都設置了反硝化濾池,由于水中的可生化碳源一般在生化池都利用完,到濾池時,由于反硝化碳源不足,反硝化無法正常進行。這時需要投加外部碳源,保證反硝化的正常進行,使氮得以從水中去除。以醋酸鈉為外加碳源時,可得較高的反硝化速率,.通過增加碳源補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脫氮效果。同時也可將出水COD值 維持在較低水平;當前污水處理想要達到更低排放標準,添加醋酸鈉做碳源效果更為顯著。目前所有城市及縣城的污水處理想要達到排放一級標準就需要添加乙酸鈉做碳源。
碳源-微生物生長的必須元素,主要消耗于釋磷和反硝化。當碳源含量低時,可造成出水脫氮除磷效果較差,以醋酸鈉作為補充碳源,對反硝化污泥進行馴化,之后利用緩沖溶液將反硝化過程中pH值的上升幅度控制在0.5范圍內。反硝化菌可過量吸附CH3COONa,從而可將出水COD值 維持在較低水平。
精確投放標準的確定:
1, 當乙酸鈉投加量為15mg/L時,系統各參數出口濃度均可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當投加量為30mg/L時,厭氧段釋磷、好氧段吸磷和缺氧段脫氮速率均為最大,可達到3.54 mgPO43-P/(g MLSS·h) 2.54 mgPO43--P/(g MLSS·h);和1.53 mgNOx-N/(gMLSS·h)。當乙酸鈉投加量為9mg/L和15mg/L時,系統在缺氧段出現反硝化除磷現象,缺氧段吸磷速率分別為0.36mgPO43--P/(g MLSS·h)和0.02(mgPO43--P/(gMLSS·h)。綜上所述,乙酸鈉的最佳投加量為30mg/L系統運行將更加穩定可靠。
2、乙酸鈉投加量的計算
在缺氧反硝化階段,污水中的硝態氮( NO3-N) 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還原為氣態氮(N2) 的過程。反硝化反應是由異養型微生物完成的生化反應,它們在溶解氧濃度低的條件下,利用硝酸鹽( NO3-N) 中的氧作為電子受體,有機物( 碳源) 為電子供體。
在實際工程中,若進入反硝化段的污水BOD5∶N < 4∶1 時,應考慮外加碳源,BOD5 /N≥4,可認為反硝化完全。當碳源不足時,系統投加的碳源量可根據對應去除的硝態氮量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投加量X = ( 4-CBOD5 /Cn) × Cn/η
其中:
CBOD5:進水的BOD5濃度,mg /L;
Cn:進水的TN濃度,mg /L;
η:投加碳源的BOD5當量。
乙酸鈉的BOD5當量為0.52(mgBOD/mg 乙酸鈉),故當投加乙酸鈉作為碳源時,計算公式如下:
投加量X = ( 4-CBOD5 /Cn) × Cn /0.52
實例計算:
以某市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為例,設計處理水量為160000 m3 /d,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國家A 標準,其進出水水質主要指標見表:
表 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指標
本工程中污水廠原建有A 段曝氣池,污水經過A 段曝氣池后,BOD5的去除率按25% 計,故進入新建反硝化池污水中的BOD5濃度為262. 5 mg /L,TN濃度為70mg/L,BOD5∶N= 3. 75 < 4,故應該外加碳源,乙酸鈉投加劑量:
X=( 4-3. 75) × 70 /0.52 = 33. 7 mg /L
日投加量為:
X*16000=0.0337*16000=539.2kg /d
乙酸鈉/醋酸鈉應用現狀:
現在,很多城市的污水存在相對低碳高氮、磷的水質特點,由于有機物含量偏低,在采用常規脫氮工藝時無法滿足缺氧反硝化階段對碳源的需求,導致反硝化過程受阻,并抑制異養好氧細菌增值,使得氨氮(NH4-N)的同化作用下降,因此大大影響了污水處理廠的脫氮效果。通過實踐證明,投加碳源是污水處理廠解決這類問題的重要手段。
1、乙酸鈉作為碳源的優點
目前污水處理廠解決低碳源污水處理常用的外加碳源有甲醇、淀粉、乙酸鈉等,其中甲醇和乙酸鈉均為易降解物質,本身不含有營養物質(如氮、磷),分解后不留任何難于降解的中間產物。而淀粉為多糖結構,水解為小分子脂肪酸所需的時間長,且在水中的溶解性差,不易完全溶于水,容易造成殘留和污泥絮體偏多等問題。
研究表明,乙酸鈉作為碳源時其反硝化速率要高于甲醇和淀粉。其主要原因在于,乙酸鈉為低分子有機酸鹽,容易被微生物利用。而淀粉等高分子的糖類物質需轉化成乙酸、甲酸、丙酸等低分子有機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然后才被利用;甲醇雖然是快速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但甲醇轉化成乙酸等低分子有機酸才能被微生物利用,所以出現了利用乙酸鈉作為碳源比用淀粉、甲醇進行反硝化速度快很多的現象 。
同時,甲醇作為一種易燃易爆的危險品,當采用甲醇作為外加碳源時,其加藥間本身具有一定的火災危險性。當甲醇儲罐發生火災時,易導致儲罐破裂或發生突沸,使液體外溢發生連續性火災爆炸,危及范圍較大,因此甲醇加藥間對周邊環境要求一定的距離。同時由于其揮發蒸汽與空氣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故其范圍內的電力裝置均采用特殊設計。
而乙酸鈉本身不屬于危險品,方便運輸及儲存,價格也比甲醇便宜,因此對于一些已建的污水處理廠來說,由于其用地限制,當需要外加碳源時,采用乙酸鈉作為外加碳源比甲醇更具有優勢。
其他用途:緩沖劑、調味劑、pH值調節劑、曾香劑、呈味劑等。
系統編號
CAS號:127-09-3
MDL號:MFCD00012459
EINECS號:204-823-8
RTECS號:AJ4300010
BRN號:3595639
PubChem號:24899538
安全信息
包裝等級:III
海關編碼:2915291000
危險品運輸編碼:UN2817
危險類別碼:36/38-36/37/38
安全說明:26-36-24/25-37/39
危險品標志:Xi、
TAG: